我市今年的重点工程,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开发及环境整治工程进展顺利。10月9日获悉,佛慧山片区的整治工程已接近尾声,原先狭窄的羊肠小路被宽敞的旅游步道取代,市园林局林场还依据山势修建了挡土墙、栈道及休闲广场,安装了健身架、休憩亭等服务设施。下一步,市林场还准备整治提升平顶山、蚰蜒山、金鸡岭等山岭。 我市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市区南部,总面积12.59平方公里,包括千佛山、佛慧山、罗袁寺顶山、羊头山、平顶山、燕子山、蚰蜒山、金鸡岭、卧虎山等9座山岭。其中,佛慧山是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部分之一,面积3.25平方公里,主峰文笔峰海拔460.4米。历代名人常到此登高赏菊吟眺,被称作“佛山赏菊”,是旧时济南八景之一。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原先位于南郊的千佛山景区如今已变成“城中山”,景区周边的居民日渐增多。为给市民休闲健身提供方便,市林场自去年开始对佛慧山进行整治提升。今天上午,记者沿旅游路上山,原来狭窄陡峭的上山小路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米多宽的游览步道,沿路上山,感觉比较轻松。72岁的刘大爷几乎每天来这里爬山吸氧,亲眼见证了这条游览路的修建过程,他说,“我经常遇见工人扛着水泥等建材上山,这条路修得不容易。有了这条路,我们老年人爬山就安全多了。” 据了解,佛慧山景区罗袁寺黄石崖游览区保护建设项目,主要内容是修建上山主游览路、环山主游览路、护林防火小道、游览路护坡、休憩亭廊等便民为民服务设施。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市林场本着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游览路沿线适当位置建设林下广场,在林下广场安装石桌、座凳、健身架等服务设施;在铺装游览路时采用冰纹石铺装、填碎石土等多种作法,满足广大市民的多元化需求;工人还对游览路上的柏树穴采取干铺碎石、木桩围合等处理方式,体现“以树为本”的建设理念;建设单位用山上的乱石砌筑干茬石墙和台阶,既降低了工程造价,又体现了林场特色,工人在施工过程中还对路两侧的柏树进行修枝、间伐,改善市民游览的生态环境。 截至目前,工程共完成游览路1200米,防火护林小道6000米,林下休闲广场五处,绿化喷播护坡5129平方米,干茬石墙护坡1390平方米,塑石护坡380平方米,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据市林场场长杨波介绍,整治工程预计10月底完工。明年,市林场将在佛慧山建设公厕、售卖亭等服务设施,使佛慧山配套设施达到完备,为市民到千佛山这扇“百里屏风”休闲健身提供方便;再广泛播种野生菊花,逐步恢复“佛山赏菊”景观。本次佛慧山整治工程中,设计人员根据现有景观资源规划设计了16个旅游景点,待建成后将广泛征求市民意见,正式为景点命名。在完成佛慧山的整治提升后,林场还考虑继续整治提升平顶山、蚰蜒山、金鸡岭等景区其他山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