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树见证著自然环境的变迁,被称為绿色文物和活化石。為了保护好嶗山古树名木,青岛嶗山风景区从今年3月上旬开始啟动了新一轮古树名木普查工作。据嶗山林场场长董志顺介绍,嶗山风景区此次古树名木普查,是继1989年、2002年和2004年景区古树名木三次普查之后,开展的最全面的一次古树名木普查。目前,此次古树名木普查已全部完成。 经普查,嶗山风景区共有233株古树,其中太清景区最多,有142株。景区内原登记在册的231株古树中,现在依然长势旺盛的171株,长势一般的有15株,长势较差的有35株,濒危的有5株,部分古树已经死亡。此次普查新发现了12株古树,包含茶涧庙天女玉兰、明道观织椇、华严寺木瓜、关帝庙流苏、耐冬等,都属于庙宇栽植,都具有百年以上的歷史。而树龄千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共有16株,其中13株是银杏,其餘為2株圆柏、1株龙头榆。
按照新的古树名木评价标準,树龄500年以上為国家一级古树,嶗山风景区内共有54株,其中太清宫的汉柏凌霄,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树龄,是青岛地区最古老的古树;树龄300~500年為国家二级古树,嶗山风景区内共有25株;300年以下為国家三级古树,嶗山风景区内共有154株。嶗山风景区内古树树种以银杏、楸、麻櫟、黄杨、黄连木、山茶等居多。其中银杏最多,共有58株,佔古树名木数量的25%;麻櫟16株,佔6%。另外,还有耐冬、流苏、银薇、腊梅等珍贵种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