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旅游业既可以刺激消费,又可以提高三产(服务业)比重,无论是从扩大内需或是调整产业结构的角度看,都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应该说这个政策导向是很明确也很明智的。”中国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祁京梅认为。
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这是世界旅游界公认的旅游业爆发性增长阶段。我国刚刚实现每年人均出游1次的目标,而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美、日、韩人均出游均在7次以上。近年,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民航等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旅游业将出现新一轮的发展,在未来5至10年内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期。
在此形势下,发展旅游业成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选择。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石培华认为:“此次提高旅游业的地位,短期能起到拉动消费宏观调控的作用,长期看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切入口和着力点。”石培华表示,与其它产业不同,旅游业带动性强且覆盖面广,能形成一长串优势产业链。
广发证券指出,在旅游业的发展历史中,像2009年这样多危机同时爆发的年份是非常少见的,随着全球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如果不再出现重大冲击,2010年中国旅游业将进入全面恢复发展的新阶段。
优先开发大众旅游产品
《意见》指出,加快发展旅游业将以国内旅游为重点,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为此,《意见》给出了五大方向性指导意见,包括放宽旅游市场准入、优化旅游消费环境、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建设和旅游市场监管以及推进节能环保。
专家指出,要解决我国旅游产品体系结构性失衡的矛盾,需要在产品体系建设上加大投资力度,坚持把开发大众旅游产品摆在优先位置,以大众需求为导向,扩大供给总量、增加产品种类、丰富产品层次。今后一个时期,旅游投入要更多关注都市休闲产品、康体健身娱乐产品、乡村旅游产品,着力打造旅游休闲度假的新热点,创造文化旅游消费的新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