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行者自驾游论坛 山东自驾游论坛 济南自驾游论坛 山东车友会 济南车友会 山东自驾游俱乐部 济南自驾游俱乐部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jacky

济南大明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09: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者夜访大明湖未闻青蛙鸣〗
  

  深夜的大明湖里很热闹,蟋蟀等昆虫的鸣叫此起彼伏,然而偏偏少了青蛙们的“合唱”。大明湖里究竟有没有青蛙,大明湖里的青蛙究竟叫不叫,也算是众说纷纭了,记者决定夜访大明湖,去亲耳听一听大明湖里的青蛙究竟叫不叫。
  8 月15日傍晚,记者来到了大明湖畔,通过对游人和工作人员的询问,记者发现,很多人对于大明湖里究竟有没有青蛙还抱有疑问。几位经常在大明湖里散步钓鱼的老人告诉记者说,大明湖里很难见到青蛙,而在大明湖负责清理湖面卫生的大妈告诉记者说,大明湖里确实有青蛙,但是比较少,自己还捞到过几只青蛙,和普通青蛙没有任何的区别。就在这时,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说,在大明湖月下亭前的藕池里,确实有青蛙叫。“每年的春天,当这些青蛙开始繁殖的时候,就会整夜的叫个不停。现在虽然已经过了交配期,但是偶尔也会听到蛙鸣,而且有时候还能看到青蛙卵。”记者当即决定,在月下亭里守“亭”待蛙鸣。
  随着夜色渐渐的笼罩上大明湖,原本安静的大明湖畔,响起了阵阵有节奏的鸣叫,记者用心辩听后发现,这些叫声大多是蟋蟀等昆虫所发出的,但是并没有听到青蛙的叫声,一直到晚上8点,月下亭的藕池里,依然没有蛙鸣。就在这时,另外一位在此散步的市民告诉记者说,在大明湖东头的藕池里有青蛙。于是记者决定前往大明湖东的藕池里一探究竟。然而这一次记者依旧没能听到青蛙的叫声,但是采访附近的居民,他们都承认大明湖里确实有青蛙存在,而至于青蛙是否鸣叫,则说法不一。
  记者一直等到了夜深以后,始终没有听到青蛙的叫声,只好离开了大明湖,而就当记者经过大明湖西南门的护城河时,却听到有蛙声隐隐从河边传出,据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反映,护城河里的青蛙确实不少,每到春天四五月份的时候,就会传出此起彼伏的蛙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09: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者10个小时亲自实验〗
  为了验证大明湖里的青蛙究竟是否鸣叫,记者决定做一个试验,将捉来的青蛙投放到大明湖里,看看它们究竟叫不叫。
  大明湖里的青蛙究竟叫不叫?如果叫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叫?为了一探究竟,记者特地托人在齐河县附近的农田里,捉了6只会鸣叫的青蛙进行试验。8月16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了大明湖畔,将6只青蛙分别放生在了大明湖畔的荷塘和芦苇地中。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了,当晚七点二十分左右,一位帮助记者守候在大明湖南门的热心市民通过短信告诉记者说,他听到了蛙鸣,但是当记者赶到南门附近的荷塘放生点时却发现,所谓的蛙鸣其实只是一种昆虫的叫声。不甘心的记者随后又呆在荷塘附近直到8点,蛙鸣始终没有响起。
  记者随后又前往了大明湖东畔的芦苇地中,在这里依旧没有听到蛙鸣。一直到午夜,近10个小时,记者和几位守候在放生点的热心市民始终没有听到蛙鸣。无奈的记者只好离开了大明湖。
  〖蛙不鸣的多个版本〗
  面对大明湖里“蛙不鸣”的现象,大明湖公园的管理人员有自己的解释,而不少热心的市民也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为了探访大明湖里的青蛙究竟是否鸣叫,记者采访了大明湖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向记者提供了公园方面的解释——由于大明湖水是泉水汇聚而成,因此水温较低,只有水温超过23℃后,青蛙才会鸣叫。而大明湖公园的工会主席任正先生,则提出了自己的另外一种看法,他认为大明湖的湖水是地下水形成的,因此富含丰富的矿物质,而这些矿物质中,可能有一种矿物质会影响到动物的声带,使得它们无法鸣叫。也有市民认为,大明湖的青蛙不鸣是由于大明湖的自身特点造成的,大明湖属于深水湖,而青蛙则喜欢在有芦苇的浅水区里鸣叫,因此大明湖的青蛙不会鸣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09: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种解释皆不能令人信服〗
  面对这些解释,记者决定再次展开探访,看看究竟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然而记者经过亲自试验和走访专家发现,关于蛙不鸣的各种解释,都难以让人信服,而有些专家则提出了自己的假设。
  记者首先从一家化工单位里借到了几个专门用来测量水温的温度计,对大明湖和护城河的水温进行了测量。经过测量记者发现,大明湖的水温在下午五点的时候,约在 28~30℃之间,而同一时期的护城河水温度,则在26~29℃之间,可见二者的水温相差不大。那么,究竟是不是大明湖的水温关系影响到了青蛙鸣叫呢?对此,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王金星教授明确的告诉记者说,青蛙的鸣叫和水温没有任何关系。王教授告诉记者说,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性喜阴凉。一般地说,只有雄性青蛙才会发出鸣叫,而且它们也只有在发情期和有其它雄性青蛙入侵自己领地的时候才会鸣叫,其余时间它们多是呆在自己的领地内捕食,很少鸣叫。可见,所谓的“水温说”,是无法成立的。
  而对于任正先生所提出的“矿物说”以及有市民所提出的“浅水说”,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几位资深“两栖类动物”研究员也表示了怀疑,他们告诉记者说,青蛙的鸣叫依靠的是嘴巴两侧的鸣囔而不是声带,所谓的矿物质不可能影响到青蛙的鸣囔;而青蛙的产卵必须在水里进行,而且每次产卵的时候,青蛙们也会发出鸣叫,因此所谓的“浅水区”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大明湖的蛙不鸣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王跃招研究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由于某种原因,大明湖的水质并不适合青蛙发情,因此在青蛙的繁殖期间,青蛙们往往会离开大明湖前往另外一个比较适宜的地方进行繁殖,而由于大明湖是由泉水汇聚而成的,因此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每年大明湖的青蛙在繁殖过后,可能就不会再回到湖中,而泉水边的青蛙们排卵后,卵和蝌蚪可以顺着水道进入大明湖中。因此不管济南的泉是否喷涌,泉边的蝌蚪和青蛙都可以通过水路进入大明湖中,而集体搬迁出大明湖去“结婚”的青蛙们,也可以通过水路不被人查觉的离开大明湖进行“蜜月旅行”。当然,由于无法提供大明湖的青蛙种类,也没有进行实地考察,因此王跃进研究员的大胆猜想也只能推测到这一步,至于大明湖是否适宜蛙类繁殖,至今也没有一个权威的答案。
  〖“蛙不鸣”并非大明湖独有〗
  记者通过搜集资料发现,其实所谓的“蛙不鸣”现象,并非是大明湖所独有的,在湖北、河南等地,也存在着湖中青蛙不叫的奇怪现象。
  河南省新野县有一个奇怪的湖,名叫弹子湖。据说当年的汉光武帝刘秀就是新野的女婿,据《嘉靖邓州志》(嘉靖年间新野属邓州辖区)中载:“弹子湖在板桥铺西,世传光武帝当年游息于此,闻池蛙喧闹,以弹击之。至今池内有蛙不鸣。”因此在弹子湖里,青蛙们也是不叫的。
  而在湖北省当阳县的玉泉寺内的丹池里,青蛙也是不叫的,相传这是当年宋真宗赵恒的明肃皇后刘氏曾到玉泉寺还愿,一天清晨,皇后起床梳妆,听得楼外的水塘里,无数只青蛙呱呱地叫个不停,皇后听了,一时心烦,随口说了声:“这些畜牲,一时不叫,让我安心梳头吧!” 而水塘里的青蛙们却将“一时不叫”听成了“一世不叫”,于是直到现在玉泉寺的青蛙也不叫。
  可见,蛙不鸣的现象并不是大明湖所独有的。而如何来解开这个蛙不鸣的现象,只怕还要等待科学家们来解开这个谜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09: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明湖扩建工程】  大明湖扩建工程于2007年10月开工。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程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把大明湖扩建作为迎全运重点项目、泉城特色标志区核心工程和重要的民心工程,精心组织实施,优质高效推进。该工程总投资21亿元,拆迁居民2961户、国有单位21个,扩建后总面积由74公顷扩大到103.4公顷,新增水面11.7公顷、陆地17.7公顷。恢复重建超然楼、明湖居、闻韶驿等历史古迹;增辟老舍与济南、秋柳人家等文化展馆;新建七桥风月、稼轩悠韵、秋柳含烟等八大景观,建成桥梁28座、仿古建筑8组;修缮老建筑10组;挖湖65.1万立方米,清淤21.53万立方米,假山石砌叠2.79万吨,驳岸砌垒7052米,道路广场铺装7.48万平方米,绿化15万平方米,铺设管线11.5万米。整个景区呈现出曲径通幽、溪桥相映、草木葱茏、瑞鸟翔集的良好景观效果。
  作为2007年确定的迎全运会重点工程,大明湖风景名胜区扩建工程同时也是泉城特色标志区的核心内容。根据《大明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明湖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结合泉城特色标志区规划的编制,市园林局和市规划局专门邀请全国知名城市规划、历史名城保护、园林规划设计等方面的专家,经充分研究讨论,编制完成了《大明湖风景名胜区扩建规划》。
  按照规划,扩建后的大明湖风景名胜区东至黑虎泉北路,南至明湖路,西、北分别至西护城河和北护城河,总面积将由74公顷扩大到103.4公顷。大明湖扩建区域分为8个景区,根据历代诗词典故或历史记载,分别暂定名称为:七桥风月、秋柳含烟、明昌晨钟、竹港清风、稼轩悠韵、超然致远、萦堤远水、鸟啼绿荫。
  扩建后,大明湖将由“园中湖”变为“城中湖”,并实现与护城河的通航,为市民和游人提供良好的休闲、游览环境,再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特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09: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明湖扩建“新八景”】  据了解,2004年,大明湖景区曾与媒体合作,通过市民投票和专家推荐,评选出新的明湖十景,有汇波晚照、明湖秋月、佛山倒影、遐园好音、沧浪荷韵、画船烟波、丹坊耀日、钟明蛙静、柳岸春深、历下秋风。其中,钟明蛙静、柳岸春深、遐园好音景观与本次扩建规划中的八景命名有重复,鹊华苑故去掉,这样保留的七景与恢复再现的鹊华烟雨景观以及扩建后的八景共同组成明湖十六景。
  目前,已经确定扩建中的桥及其名称如下——
  古街巷桥5处:学院桥、汇泉桥、思敏桥,阁子桥、曾家桥;历史上的桥8处:芙蓉、水西、湖西、北池、百花、鹊华、秋柳、汇波;以大明湖四季景色命名的桥4处:柳烟桥(春色杨烟)、藕香桥(夏挹荷浪)、芦花桥(秋容芦雪)、凝雪桥(冬泛冰天);与大明湖有关的桥8处:玉涵桥、稼轩桥、北渚桥、淇园桥、涵清桥、囍喆桥、灰山桥、瀛洲桥;以“岁寒三友”命名的桥3处:梅溪桥、兰青桥、竹韵桥。
  “新八景”都有哪些景 
  

  据悉,第一个景区为“方圆天地”片区,主要包括稼轩园、晏公祠,该景区以纪念辛弃疾的稼轩园为主体建筑,小桥流水,镜里楼台,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方圆天地”是规划中的景观名,有关专家建议改为“稼轩悠韵”或“词宗览胜”、“辛祠听雨”。
  第二个景区为“明湖晚钟”片区,主要有钟楼遗基、康和尚院、明湖居、闻韶馆、闻韶台(戏台)、司家码头、枕湖草堂、钟楼广场(全民健身场所)。“明湖晚钟”是规划中的景观名,还有提议改为“明昌晨钟”。
  第三个景区为“大明干坤”片区,主要有超然楼、博艺堂,阁子戏台、贺胜戏场、漪舫池、牌坊(坊名“超然致远”)等。“大明干坤”是规划中的景观名,还有提议改为“超然远眺”。
  第四个景区为“秋柳闻风”片区,主要有秋柳园、秋柳诗社、天心水面亭等。该景区主题为秋柳园,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祯曾在此读书会友赋诗,在水面亭写下了轰动大江南北的诗章《秋柳四首》,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合者甚众。此次扩建将恢复重建秋柳园,“秋柳闻风”是规划中的名称,还有提议将该景观名称改为“秋柳临风”或“秋柳含烟”。
  第五个景区为“湖山天地”,主要有小淇园、一竿亭、拂云竹林、流杯池等。该区域修竹成林,榆柳夹集,曲径蜿蜒,景趣幽绝,被誉为“历城十六景”之一——“竹港清风”。“湖山天地”是规划中的名称,还有提议该景观仍以“竹港清风”命名为好。
  第六个景区为“萦堤远水”,主要有曾堤(百花堤)、北渚亭、烟雨亭、牌坊。曾堤,历史上称百花堤,宋代曾巩修建;北渚亭、烟雨亭也是历史上的景点。“萦堤远水”是规划中的名称,有提议改为“曾堤萦水”或“芳堤卧波”。
  第七个景区为“鸟啼千步”,主要有瀛洲亭、青萝馆、水香亭、白鸥岛、放鹤岛、水云居。“鸟啼千步”是规划中的名称,有提议改为“鸟啼绿荫”。
  第八个景区为“七桥风月”片区,“七桥风月”是规划中的名称,主要有鹊华、芙蓉、水西、湖西、北池、百花、秋柳七座景观桥。因鹊华桥在该区域,鹊华苑历史上曾有“鹊华烟雨”景观,而且非常有名,后来被湮没,故本次扩建,随着鹊华桥的恢复重建,该景观也将再现。
  【大明湖票价】
  大明湖基本门票30元,晚上7点之后持济南当地身份证免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09: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明湖交通线路

自驾游:
  可以选择京福高速济南西出口下,沿经十路东行,在省体育中心上顺河高架桥北行在明湖北路出口下来便是大明湖湖北门,下高速后约30分钟到达。
  公交车
  西南门:市内乘坐11、41、66、106、k54、k98、k109、k91、k95路公交车可到;
  东门:市内乘坐41、83、30、31、36、37、63、118、122、201路公交车可到;
  北门:市内乘坐6、30、33、83、118、122路公交车可到;
  南门:市内乘坐11、41、106、k54、k95、k98、k109路公交车可到。
  小贴士:大明湖景区内为游客提供环保观光游览车,即招即停,票价2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4 10: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明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QQ群: 追风行者官方一群 87108096 (满) 追风行者官方二群 89788141 (满) 追风行者官方三群 90469743 (满) 追风行者官方四群 87108096 (满)
追风行者官方五群 71123966 (满) 追风行者官方六群 123510787(满) 追风行者官方七群 123510882(满) 追风行者官方八群  117544192(开放中)

论坛联系电话:0531-88290066 论坛QQ:200950711|小黑屋|手机版|济南追风旅行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8-6 05:47 , Processed in 0.070791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