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午,2009中国(青岛)国际饰品节暨中国(青岛)国际饰品博览会,在城阳区青岛国际工艺品城拉开帷幕。在随后的原石拍卖展上,市民孙先生花6万元购买的原石,因含有多种颜色,价格瞬间超过了20万元。一块十几公斤的翡翠原石叫价达到了3000万元。“赌石”,这个神秘而又疯狂的行业就这样呈现在岛城市民眼前。
“赌石如赌命”,珠宝界这样形容赌石。赌涨了,十倍百倍地赚,一夜之间成富翁;赌垮了,一切都输尽赔光。与赌石交易相比,股票、地产等冒险交易均属温情而相形见绌。带着对这个神秘行业的种种疑问,记者专访了原北京收藏品行业商会常务副秘书长、赌石专门委员会主任,青岛城阳国际工艺品城副总经理秦郑女士以及青岛部分收藏人士,请他们揭开这个疯狂石头行业中的神秘规则。
“我带的翡翠手镯是5000元‘赌’来的石头加工成的,同样品质的翡翠手镯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里卖19万多。”抚摸着腕上的翡翠手镯,秦郑感觉五味杂陈,这就是“赌石”。切开之前,石头一块,切开之后,可能分文不值,也可能身价暴涨百倍。
在与这些石头打交道的20多年里,秦郑经手了不计其数的石头,也亲眼目睹了无数次在赌石人群中瞬间发生的大悲大喜。这个自古至今延续千年的行业,至今仍在延续着人性的疯狂。
缅甸坑口“慧眼”寻石
“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癫狂,一刀白头……”秦郑入行是1988年,听师傅讲的第一句话就是形容赌石的风险。“要想在赌石圈里立足,如果不是独具慧眼,那一定是命硬。”这是秦郑听到的第二句话。尽管这么说带点迷信,但她接触到的赌石圈里的人大都有一些这样的想法,在他们看来一次失手就意味着终身无法再翻身。
从北京只身一人到了深圳的秦郑任职一家中外合资工艺品加工厂的厂长,对翡翠一窍不通的秦郑最终却与翡翠结缘。“最好的翡翠出自缅甸,缅甸人称出产翡翠的矿区叫坑口,各个坑口出产的翡翠品种也是不同的。”讲起翡翠,秦郑回到了自己的缅甸之旅。
“翡翠包裹在一层石头外壳里,跟普通石头没有区别。每个坑口出的石头上面都有编号,根据编号可以直接查到这块石头的产地,要想买到好的石头就必须到坑口。”从深圳出发后,秦郑经云南瑞丽进入缅甸,一行5到6人,包括师傅和保镖。进入缅甸后,除了坐客车外,还要走几百里的山路才能到达坑口。
“到了坑口,如果是长期买家,坑主会接见,并提供一批石头,由买家挑选。”秦郑去过不少坑口,也都与坑主建立起了联系,坑口出的石头风险性在赌石里是较小的,因为坑口的石头品质上不会太差。“坑主拿出一批毛料后,明码标价让你选,能否选到好毛料就看眼光了,10万的毛料可能加工出价值100万的翡翠,也可能仍然是值10万的翡翠,也可能是10元一堆的廉价翡翠挂件。”每次挑石头,秦郑最少要带100万元现金,小的石头几千元,大的石头则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买到石头后,现金交易,这也是赌石圈里的规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