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欺、宰车主主要有三大手法:一是配件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二是“小病大医”;三是“先斩后奏”,修车时并不直说有多少问题,交车时方说检查发现还有些什么问题。
汽车正越来越多地走入寻常百姓家。
随着汽车消费量的日益增长,汽车维修业也得到了快速增长。在郑州市区和周边,聚集了多少家大大小小的汽车修理厂,估计很少有人能说得清。除少数专业维修店外,绝大多数汽修厂既无汽修管理部门统一颁发的资质,也没有“经营许可证”。这些汽修厂投入少,人员流动快,配件采取"灵活"政策。一间十几平方米的门面,两台主升机,两三名维修工,就构成了许多汽修店的真实写照。
汽车维修名堂多,这是众所周知的“秘密”。但究竟有多深,局外人一时可能无法说清楚。
近日,一位刚刚应聘到某品牌汽车销售公司做售后服务的工作人员张先生向记者自曝“家丑”,自己在郑州市商城东路、石化路等个体汽修厂做汽车维修工作两年多了,深知个中一些“奥妙”。
“诈你,是因为你不懂!汽车,对多数人来说,还是个复杂的东西。哪里出了问题,有几个人能弄明白?所以,搞汽车修理真的很容易赚钱!”张先生说,“但是,钱赚得再多,也是昧心钱,我是无论如何也不想在那些地方了。”
名堂花样繁多
据张先生介绍,汽车维修欺、宰车主主要有以下三大手法: 一是以劣充优。配件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对很多修理厂来说是常事。同样配件,正厂件和副厂件价差很大。以三滤为例,正厂的一套要120元,副厂的50元左右,最便宜的一套只要花25元。最普通的三滤尚且如此,其他配件价差更大得吓人了。汽车的制动垫片是最容易以次充好的。日本出产的制动垫片售价每对约40~60美元,欧洲出产的则每对约125~180美元,而由东南亚地区出产的制动垫片价格比日本产的低50%。有时修理厂说给你用了欧洲出的,可实际上用的是国产的。 有些利欲熏心的汽修老板,甚至以低档配件偷偷调换车上的高档配件,同时欺骗车主说该配件损坏了,而车主仍被蒙在鼓里。
汽车维修欺、宰车主主要有三大手法:一是配件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二是“小病大医”;三是“先斩后奏”,修车时并不直说有多少问题,交车时方说检查发现还有些什么问题。
汽车正越来越多地走入寻常百姓家。
随着汽车消费量的日益增长,汽车维修业也得到了快速增长。在郑州市区和周边,聚集了多少家大大小小的汽车修理厂,估计很少有人能说得清。除少数专业维修店外,绝大多数汽修厂既无汽修管理部门统一颁发的资质,也没有“经营许可证”。这些汽修厂投入少,人员流动快,配件采取"灵活"政策。一间十几平方米的门面,两台主升机,两三名维修工,就构成了许多汽修店的真实写照。
汽车维修名堂多,这是众所周知的“秘密”。但究竟有多深,局外人一时可能无法说清楚。
近日,一位刚刚应聘到某品牌汽车销售公司做售后服务的工作人员张先生向记者自曝“家丑”,自己在郑州市商城东路、石化路等个体汽修厂做汽车维修工作两年多了,深知个中一些“奥妙”。
“诈你,是因为你不懂!汽车,对多数人来说,还是个复杂的东西。哪里出了问题,有几个人能弄明白?所以,搞汽车修理真的很容易赚钱!”张先生说,“但是,钱赚得再多,也是昧心钱,我是无论如何也不想在那些地方了。”
名堂花样繁多
据张先生介绍,汽车维修欺、宰车主主要有以下三大手法: 一是以劣充优。配件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对很多修理厂来说是常事。同样配件,正厂件和副厂件价差很大。以三滤为例,正厂的一套要120元,副厂的50元左右,最便宜的一套只要花25元。最普通的三滤尚且如此,其他配件价差更大得吓人了。汽车的制动垫片是最容易以次充好的。日本出产的制动垫片售价每对约40~60美元,欧洲出产的则每对约125~180美元,而由东南亚地区出产的制动垫片价格比日本产的低50%。有时修理厂说给你用了欧洲出的,可实际上用的是国产的。 有些利欲熏心的汽修老板,甚至以低档配件偷偷调换车上的高档配件,同时欺骗车主说该配件损坏了,而车主仍被蒙在鼓里。
二是“小病大医”。没毛病说成有毛病;有毛病,却又将车子的小毛病说成大毛病,是不少违规维修厂惯用的伎俩。
据了解,一旦车主将车开进了一些不规范修理厂,面对送上门的“生意”,就算一些没什么毛病的汽车,维修工也会把毛病吹得很大。如有的车只是垫圈坏了,往往被说成是离合器坏了,有的甚至恐吓车主:“不换就会影响安全,看你是愿意花钱,还是愿意冒险?”一个本来只花费几十元钱就能修好的小毛病,车主可能为此要花费几百元。
“最经典的是一位老客户的普桑,一个维修厂的老板说得花500元,他感觉没什么大的毛病,就又问了另外一家维修厂,被告知说得花100元,最后在我打工的汽修厂,我检查后告诉他,这个小毛病只需要换根电线就行了。修好后,老板收了他20元,其实成本只有2元钱。”张先生举例说。
汽车维修欺、宰车主主要有三大手法:一是配件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二是“小病大医”;三是“先斩后奏”,修车时并不直说有多少问题,交车时方说检查发现还有些什么问题。
汽车正越来越多地走入寻常百姓家。
随着汽车消费量的日益增长,汽车维修业也得到了快速增长。在郑州市区和周边,聚集了多少家大大小小的汽车修理厂,估计很少有人能说得清。除少数专业维修店外,绝大多数汽修厂既无汽修管理部门统一颁发的资质,也没有“经营许可证”。这些汽修厂投入少,人员流动快,配件采取"灵活"政策。一间十几平方米的门面,两台主升机,两三名维修工,就构成了许多汽修店的真实写照。
汽车维修名堂多,这是众所周知的“秘密”。但究竟有多深,局外人一时可能无法说清楚。
近日,一位刚刚应聘到某品牌汽车销售公司做售后服务的工作人员张先生向记者自曝“家丑”,自己在郑州市商城东路、石化路等个体汽修厂做汽车维修工作两年多了,深知个中一些“奥妙”。
“诈你,是因为你不懂!汽车,对多数人来说,还是个复杂的东西。哪里出了问题,有几个人能弄明白?所以,搞汽车修理真的很容易赚钱!”张先生说,“但是,钱赚得再多,也是昧心钱,我是无论如何也不想在那些地方了。”
名堂花样繁多
据张先生介绍,汽车维修欺、宰车主主要有以下三大手法: 一是以劣充优。配件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对很多修理厂来说是常事。同样配件,正厂件和副厂件价差很大。以三滤为例,正厂的一套要120元,副厂的50元左右,最便宜的一套只要花25元。最普通的三滤尚且如此,其他配件价差更大得吓人了。汽车的制动垫片是最容易以次充好的。日本出产的制动垫片售价每对约40~60美元,欧洲出产的则每对约125~180美元,而由东南亚地区出产的制动垫片价格比日本产的低50%。有时修理厂说给你用了欧洲出的,可实际上用的是国产的。 有些利欲熏心的汽修老板,甚至以低档配件偷偷调换车上的高档配件,同时欺骗车主说该配件损坏了,而车主仍被蒙在鼓里。
为避免挨宰,很多车主选择了自己去买配件。有时候维修厂老板会介绍车主到某某地方去购买,说是质量、价格较为满意,有时还会热情地帮助问价。殊不知,这也有“猫儿腻”。表面上是替车主询问配件价格,实际上是通风报信。
知情人士说,现在的电话都开通了来电显示,配件销售者一看来电号码,便什么都清楚了。表面上维修老板没有挣到一分钱配件利润,实际上早就和零部件商店之间有销售提成约定。而车主被宰了,还浑然不知。更为严重的是,车主由于缺乏对零部件真假鉴别的经验,往往买到的是假冒伪劣配件。
对“黑洞”要加倍小心
一些车主为节省维修费用,往往自己购买材料后拿到修理厂进行维修或更换,原以为只需支付维修工时费。殊不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对于这样的车主,修理厂老板更“精”。比如清理发动机,本来要一瓶清洁剂就完全够用了,老板张口就要两瓶;胶垫、螺丝等小零件,也是狮子大开口,动辄就要求多买几倍,用不完的,顺理成章地进了老板腰包。
维修技工“磨洋工”也是生财之道。汽修技工是按工时费计算收入的,因此千方百计地多磨工时。一辆车本来只是小毛病,一两个工时就可修好。他会想办法,多从车上找出点毛病,有的甚至还故意把一些地方弄坏,然后告诉车主这里要修,那里要补,或发现底盘部分的螺丝等有松动。得到车主同意后,卧在车下进行调试,稍不注意,几个工时又过去了。
有人测算,一辆新车从购入到汽车报废的全部花费中,购车费用只占35%左右,燃油、税费、险费、停车等占到20%,后期维修保养占到45%左右。“买车容易养车难啦”
针对维修业存在的种种“猫儿腻”,张先生提醒车主:
修车要到正规的修理厂去修,把维修工作交给一类维修企业来做。因为对于正规的具备硬件资质的维修企业来说,修理程序、设备和人员都有保证。选择汽车修理厂时,首先要看是否有交通主管部门发的汽车维修等级证书和工商部门发的营业执照(汽车维修人员还应有资质等级证书)。“三证”齐全,缺一莫入。
其次要与维修方签订书面合同。在合同中应载明维修价和保养期限,维修项目和内容,维修费用,维修配换零部件名称、价格、质量标准,以及保养行驶的里程与时间等双方约定的事项。
如果你有时间,修车时最好在旁边守着,看着别人修或换零件,维修时要不懂装懂,千万不要将车放在小维修厂较长时间,甚至过夜,以防零件被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