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95年就开始接触大众车,那时候建议是5000公里保养。后来“进化”到7500、10000
但是究竟应该多少公里保养合适呢?
这个可以参考一下国外特别是竞争激烈的欧洲市场,在加了符合VW50100的机油(我们平时常见美孚1号0W40和灰壳等)后汽油机的换油周期能提高到3万公里,差不多与空滤一致了。
而汽油滤芯就根本不在保养范围之内,因为滤芯的核心就是滤纸,只能过滤掉油里的杂质,对油品的其他重要质量一点作用也没有(就是干净的“塑料汽油”也能顺利进入气缸燃烧)。
至于会有迈腾的高价滤芯的疑案出现——其实滤芯做在油泵里这本是模块化生产工艺的先进之处,也就是把很多零件整合在配套厂完成,汽车生产线上的流程得以大幅度简化,而售后服务的工时也能随之降低,而且服务质量可以提高。人家国外不换也就不存在零件贵贱的问题,而一汽国产化过程中忽视了这个问题,没对此进行改进(完全可以使用保养简便的外置滤芯)而是照搬国外工艺,活该的说!
至于皮带和水泵这在国外也非保养项目,也就是发生问题再解决的维修项目。
国内用车环境和国外比最大的不同是空气质量,国内的颗粒物多了很多,加速了空滤的老化。至于对机油的影响,主要是短途行车,国内的汽车和国外的区别是奢侈品(客气点叫舒适品)和生产工具的区别,国内99%的私人轿车用户都有替代的出行方案,轿车提供的是更舒适和方便而已,国外就不同了,特别是北美大部分地区无车几乎寸步难行。所以国内轿车行驶以短途短时间多次数为主,而国外多半每天就两个长途行程。这样造成了国内的轿车使用条件相对恶劣,但对一部分人来说绝对没到成倍恶劣的程度。从国外的常规1万5降低一半周期,对一部分车主来说过分了。
补充一点短途行车的影响:短途行车水温不够,喷射脉冲长,气缸内碳氢CH残留多,CH对机油的稀化作用导致机油失效(本来汽油和机油同在石油里的一家亲,放在一起肯定很融洽,哈哈)。
国内配套油品的质量
国内大众无论是选择长城,还是昆仑、福斯,都是半合成的润滑油(和嘉实多磁护、蓝壳、速霸2000属同类),品质还是不错的,用这样贵的油这样短的周期保养,厂家的居心可见一斑。
啰嗦这半天,就是告诉大家不要太过分追求短周期保养,而是要看自己的使用环境。比如我的车90%都是在行程4~5公里的短途,我使用0W40美孚或0W20福斯,一般是1万到1.5万保养,至于空滤检查了不超50%黑就不换。汽滤从来不换。